比赛现场。沙坪坝区委宣传部供图
近日,延期举行的2022全国艺术体操锦标赛在重庆市沙坪坝区体育馆落幕,20支专业代表队在5天时间里角逐多项奖项,也给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惊鸿之美”的视觉盛宴。
这是沙坪坝区继承办2022年全国青少年艺术体操锦标赛后,承办的又一个高规格体育赛事。比赛中,重庆代表队用高水平的竞技实力在“家门口”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和荣誉,铸就了重庆这座城市的体育荣光。
(资料图)
透过本次大赛,也彰显了沙坪坝区在承办精品体育赛事、培养高素质体育人才背后,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改革创新,在提高竞技体育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上的亮点。
艺术体操跻身全国“第一梯队”
2022全国艺术体操锦标赛,除了有来自上海、四川、浙江等传统强队外,正在备战艺术体操世界杯的国家集训队也分为一队、二队参与到成年集体项目角逐中,在这场竞技中,重庆代表队表现不俗,获得了1金9银4铜的好成绩。
“这次比赛让我在一个更高的舞台上挑战自我,也学到了很多。”重庆代表队队员杨雨婷曾在2月举行的全国青少年艺术体操锦标赛中,包揽少年A组徒手、绳、圈、球、棒、带六项金牌,而这次比赛她也斩获了个人最好成绩,她说:“参加这次比赛,一方面不仅在更高的舞台展示了实力,另一方面也通过同台竞技看到了更多优秀体操运动员的技术技巧,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
“希望能够通过此次比赛提升能力,迈向更高的赛场。”重庆代表队队员孟芷嫣在此次大赛中也展现了在艺术体操上的潜力。她说,能够和诸多高水平运动员同台竞技感到很荣幸,也为能力提升找到了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在出战此次比赛的重庆队员名单中,少年组和成年组多名运动员均来自沙坪坝区内中小学,而这些中小学一直以来都是沙坪坝艺术体操人才的培养“摇篮”。
“沙坪坝的艺术体操历来有着很扎实的基础。”沙坪坝区体育局副局长封元晓佳介绍,在艺术体操人才培养上,沙坪坝区坚持动态认识、综合评估该竞技项目的发展潜力和价值,科学把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规律,注重训练理念、方法的研究和创新,在全区的各类中小学中,不少学校专门开设了艺术体操启蒙教育和普及训练,重庆七中、树人小学和沙坪坝小学等还将艺术体操纳入校本课程。
据了解,沙坪坝区耕耘艺术体操这一项目已有30余年,重庆市艺术体操队也是全市第一支市区共建的运动队。自成立以来,在全国各大赛事中都表现得很出色。去年的第十四届全运会上,重庆艺术体操队还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同时,由沙坪坝区输送的运动员丁欣怡,目前也已经进入国家一线队,今年将代表中国出战杭州亚运会。“可以说,我们的艺术体操项目已经走向成熟,特别是成年集体项目已经跻身国家‘第一梯队’。”封元晓佳说。
也正基于此,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了沙坪坝区举办此次大赛的“底气”。通过赛事的承办,一方面带动和鼓励青少年加入到体育运动中,感受体育带来的魅力,也让更多人了解沙坪坝、了解沙坪坝竞技体育改革成果。“举办大型精品体育赛事,有利于我们提升城市竞技体育的竞争力。”封元晓佳说,体育赛事落地沙坪坝,让沙坪坝在城市宣传、体育发展、育德育人方面都能起到“乘倍”效果。
竞技体育发展的“沙坪坝实践”
除了艺术体操,沙坪坝区在田径、篮球、足球等一大批竞技体育项目上都有不俗的表现。通过市区共建、体教融合等方面的先行先试,沙坪坝区不断集聚体育后备人才规模。
“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大对竞技体育的投入力度,从体育备战、竞技项目、赛事组织、体育设施建设等多方面着手,推进全区竞技体育水平提升。”封元晓佳说,在提高竞技综合实力方面,沙坪坝区不断优化项目布局,合理配置竞技体育资源,巩固扩大优势项目,大力发展潜优项目,着力提升落后项目。
在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面,推动体教融合向纵深发展,促进体育训练形式和途径多元化,建立健全符合青少年成才规律的竞赛体系和制度,主动适应国家体育人才建设要求。
近年来,沙坪坝区的竞技体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其中“数”说竞技体育综合实力,从2017年以来,全区参加市级各类青少年体育比赛共获得金牌 685枚、银牌 547枚、铜牌565枚;参加全国及国际大赛共获得金牌30枚,银牌49枚、铜牌49枚。
在后备人才培养方面,全区有45所区级体育传统项目特色学校、17所国家及市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4所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9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5所全国校园篮球特色学校、1所全国校园排球特色学校、1所全国校园冰雪体育特色学校,备案教练员120人,注册运动员突破2500人,常年坚持训练的运动员超2000人。
紧扣文化大区优势 推进体教融合
沙坪坝区的竞技体育发展,还得益于对文化大区这一优势的紧扣,并大力推进体教融合。
重庆七中是沙坪坝开展“体教融合”较早的学校之一,这里的足球项目飞速发展,每年都有优秀运动员进入专业队,同时还向清华大学等高校输送高水平足球特长学生,是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命名的“培养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足球)试点学校”。
“我们立足课堂和课程建设,持续探索校园足球特色培养实施路径,以重庆市校园体育课程创新基地和重庆市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为载体,聚焦学科核心素养,不断探索体教融合发展的新路径。”重庆七中有关负责人介绍,学校目前构建了面向全体学生,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全面性的课程和以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自主选择能力的发展型课程,在培养、激发和发展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的同时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为形成全区开展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大格局,我们坚持全面认识体育的多元功能和重要价值,从服务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高度,深刻理解新时代体教融合的责任使命。”封元晓佳介绍,如今,沙坪坝在体教融合上呈现出了“体制共建有基础、活动共办有重点、特色项目有载体、人才共育有支撑、资源共享有保障”的“五有”格局。
“稳步推进全区竞技体育建设是一个长期课题,我们也持续优化竞技体育项目布局,促进竞技体育平衡发展,推动青少年体育和全民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夯实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根基。”封元晓佳表示,接下来将紧跟国内外体育发展步伐,通过探索更科学的方法、创新模式,深入推进体教融合和社会体育事业全面发展,让沙坪坝的竞技体育更具魅力,公共体育服务更有品质,智慧化水平明显提升,体育产业发展更具活力,城市运动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来源:沙坪坝区委宣传部
标签:
相关新闻
保险时讯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